佝偻病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佝偻病?

优聪育儿网 · 2024-03-22 22:03:00 · 1034人浏览

佝偻病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佝偻病?

佝偻病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佝偻病?

孩子在母体腹内呆了十个月后,终于得以见到这个世界。而父母满心欢喜的迎接小宝宝的到来,但与此同时,也可能会有糟心的事,比如孩子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出现各种疾病,佝偻病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佝偻病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佝偻病?

佝偻病是什么?

本病又称之为VD缺乏性佝偻病,通俗称之为软骨病。这种疾病是一类以慢性、全身心、营养性的疾病为特殊表现的骨骼疾病。它经常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身上。简而言之,由于儿童缺乏VD,钙磷会出现代谢紊乱,骨骼的钙化出现问题。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儿童会发生生长缓慢、低钙抽搐、乏力等现象。此时也许会在婴幼儿期并发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如果症状较重,也许导致骨骼畸形的出现。

为什么会出现佝偻病?

一、VD摄入量不足

儿童生长发育时摄取的VD多数来自食物。正常情况下,食品中维生素D的含量无法满足儿童生长及发育的需求。

二、阳光不足

儿童获取足够VD3的重要途径就是紫外线的照射。大量的户外活动,让孩子的皮肤接触紫外线,从中获取足量的VD3。但由于城市高楼林立,空气及环境的污染严重,一些家长不愿孩子到室外进行活动,以至于无法接触到紫外线。

三、生长发育速度过快

因为幼儿生长发育迅速,体内VD的含量已不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此时,婴儿患佝偻病的风险增加。与正常儿童相比,早产儿、双胞胎和患病儿童更容易出现佝偻病。

四、慢性病和药物的影响

倘若幼儿存在慢性病等症状,服药时也许会导致钙、磷的吸收受到影响,诱发佝偻病。

五、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

母乳中钙、磷的比例为2:1,使孩子吸收营养时更加轻松,但由于牛奶中磷含量较高,孩子难以吸收。因此,牛乳喂养的孩子较容易患上佝偻病。

佝偻病有什么症状?

1、一周岁内的婴儿

在其3-6个月的时候会出现颅骨变薄和前囟边缘变软的现象。7-8个月时,会出现方颅的症状;还有胸廓的肋骨交界于肋软骨处有圆形串珠的凸起,称之为肋串珠。

2、一周岁左右的婴幼儿

胸骨及周围软骨出现鸡胸样症状,更有甚者出现肋膈沟、赫氏沟。

3、大于一周岁的婴幼儿

出现囟门变大、闭合缓慢等现象;还会出现O型腿或,型腿;同时伴有萌牙时间推迟和蛀牙的形成。

佝偻病的治疗

轻度

主要以服用或注射VD为主的治疗,口服或肌注20-30万IU的维生素D,间隔一个月后再次进行补充1-2次,持续1-2个月。

中、重度

方法同上,时间延长至2-3个月。

各省市试管婴儿攻略
广州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香港
澳门 河南 安徽
福建 甘肃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云南
浙江 台湾 广东
广西 内蒙古 宁夏
西藏 新疆 海外

相关阅读

展开

推荐阅读

推荐标签

相关知识

友情链接

ivf

pgs

news

Copyright © 2018-2024   Powered By 优聪育儿网  备案号:粤ICP备2024030110号

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